食道裂孔疝氣 Hiatal Hernia

美國總統拜登剛度過 79 歲生日,他的主治醫師歐康納(Kevin O’Connor)公布了他的健檢檢查報告,大腸有良性息肉,未發現腫瘤、潰瘍或癌症等其他嚴重疾病,至於拜登演講時不斷清喉嚨的原因,應與「食道裂孔疝氣(Hiatal Hernia)」病症,才讓他有胃酸、膽汁逆流,這是拜登頻繁清嗓的原因。

一位高齡 73 歲的女性因患有心臟病而長期服藥,但查不出原因的心悸症狀卻無一直困擾患者。某日因肚子不舒服疼痛送醫,檢查才發現心臟下方的橫膈膜有一個 9 公分大的裂孔,胃部從裂孔向上,已擠壓到心臟,導致心臟受壓迫不規則跳動,進而血栓導致缺血性腸炎的發生,這是肚痛的原因,不過追根究柢食道裂孔疝氣(橫膈膜疝氣)才是問題的主因,病人在接受手術修補食道裂孔疝氣之後,恢復健康,連原來的心臟病藥也不用吃了。

什麼是食道裂孔疝氣?

食道裂孔疝氣(Hiatal Hernia, hiatus hernia)又稱食管裂孔疝,簡稱裂孔疝,又稱橫膈膜疝氣。當裂孔肌肉(即橫膈膜連接上消化道的孔道的肌肉)退化或被過大的腹壓破壞了原有的閘門功能時,腹腔中的器官(通常是胃)受擠壓進入橫膈膜之上,就稱為食道裂孔疝氣。食管裂孔疝的患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女性稍有好發。

食道裂孔疝氣的解剖
食道裂孔疝的解剖

正常狀況下,人體的橫膈膜開口之一是位於食道穿過開口進入腹腔,裂孔大小與食道差不多,固定住食道位置。一旦腹腔出現過多壓力導致孔洞變鬆時,或是因為老化導致裂孔的肌肉差弛,本來在橫膈膜下方的胃,有一部分可能順食道往胸腔跑到橫膈膜上方,造成「橫膈膜裂孔疝氣」,又稱為食道裂孔疝氣。

食道裂孔疝氣一般可分為四型,以第一型滑動性裂孔疝氣(sliding hernia)最為常見,約佔95%;第二至第四型又統稱為食道旁裂孔疝氣(paraesophageal hernia),約占5%,進一步說明如下:

食道裂孔疝氣的症狀

許多食管裂孔疝患者沒有症狀,是偶然發現的。不過,食管裂孔疝的症狀可能包括上腹痛或胸痛、餐後飽腹感、噁心和嘔吐。常見的症狀有因胃酸跑到食道,造成胃食道逆流;若整個胃由腹腔跑進胸腔時,會造成心、肺器官壓迫,出現胸悶、心悸、咳嗽與呼吸困難、或是喘。

食道裂孔疝氣的原因以及胃酸逆流
食道裂孔疝的原因以及胃酸逆流

食管裂孔疝最常見的部位是胃。滑動性食管裂孔疝(>90%),胃會直接向上移動;一種是滾動性(食管旁)食管裂孔疝(<10%),腹部器官在食道旁移動。有人將食管裂孔疝進一步分為四種類型:

  1. I型:滑動性食管裂孔疝(95%)。
  2. II型:胃食管連接部處於正常位置的食管旁裂孔疝。
  3. III型:混合型或複合型,食管旁食管裂孔疝伴胃食管交界處移位。
  4. IV型:混合型或複合型食管裂孔疝伴有內臟額外疝出。

第一型滑動性食管裂孔疝氣通常沒有症狀,第二至第四型則通常有症狀。若出現症狀一般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是疝氣造成胃跟食道的閘門失去功能胃食道逆流,包括胸口灼熱(火燒心)、溢酸、吞嚥困難、慢性咳嗽、慢性咽喉炎、喉嚨沙啞…等;二是胸腔臟器受壓迫,造成心悸、呼吸困難…等症狀。

食道裂孔疝的類型。第一型是滑動性食管裂孔疝。大多數滑動性食管裂孔疝很小,而且大多沒有症狀。即使有症狀也很輕微。症狀多半與 胃食管反流有關,包括消化不良,尤其見於飯後即躺下的人。第二型的食管旁食管裂孔疝通常不會引起症狀,但可能會因膈肌出現嵌頓以及血供中斷。這種絞窄性食管裂孔疝很嚴重,也很疼痛,需急診手術。症狀可能包括胸痛、腹脹、噯氣和吞咽困難。第三至第四型是混合型。
食道裂孔疝的類型。第一型是滑動性食管裂孔疝。大多數滑動性食管裂孔疝很小,而且大多沒有症狀。即使有症狀也很輕微。症狀多半與 胃食管反流有關,包括消化不良,尤其見於飯後即躺下的人。第二型的食管旁食管裂孔疝通常不會引起症狀,但可能會因膈肌出現嵌頓以及血供中斷。這種絞窄性食管裂孔疝很嚴重,也很疼痛,需急診手術。症狀可能包括胸痛、腹脹、噯氣和吞咽困難。第三至第四型是混合型。

許多人終其一生都不會發現自己有食道裂孔疝氣(橫膈膜疝氣),病人通常因為胃食道逆流症狀就醫時才發現自己有食道裂孔疝氣(橫膈膜疝氣)。

當裂孔的閘門功能退化或喪失時,會導致胃食道逆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胃酸灼傷食道產生溢酸、吞嚥困難、火燒心、胃心症候群等症狀。胃心症候群(Roemheld syndrome, RS)是胃部疾病影響到心臟功能的病症,患者常常感覺心悸,胸悶,心電圖異常但又檢查不到原因,被誤會成心臟病的機率非常高。

當裂孔過大,腹腔器官(如部份的胃)向上壓迫心臟時,可能造成胸悶、心率不整、壓迫肺臟時會產生氣喘、呼吸困難等症狀,當腸胃卡在裂孔處嚴重時,可能會產生腸胃扭轉,久了腸胃壞死。

食道裂孔疝氣的診斷

食道裂孔疝氣(橫膈膜疝氣)的診斷方式有幾種檢查:

  1. 鋇劑(顯影劑)吞嚥檢查:能了解疝氣的大小,胃跟食道的相對位置,及食道的長度,有助手術計畫擬定。
  2. 胃鏡:胃鏡檢查能了解疝氣的大小,型式及有無黏膜病灶。同時可以檢查出食道是否有胃酸逆流以及裂孔肌肉是否鬆弛,及巴瑞特食道症(Barrett’s esophagus)。
  3. 上消化道攝影、胸腹電腦斷層掃描:檢查胃及食道的解剖構造及相對位置,藉以確認是否有食道裂孔疝氣。
  4. 高解析食道蠕動壓力檢測:能了解下端食道括約肌的功能及食道蠕動功能有無異常,有助手術術式的選擇。
  5. 電腦斷層檢查:了解腹內器官相對解剖位置及有無其他腹內病灶,有助手術計畫擬定。
  6. 食道酸鹼測試:胃食道逆流的診斷。
  7. 其他輔助檢查(包括:胸部X光,核醫學檢查,經食道心臟超音波,內視鏡超音波…等)。

由於食道裂孔疝有某種程度很像胃食道逆流,都會引起胃酸溢入食道引起不適,因此下文進一步分辨這兩者差別。

食道裂孔疝與胃食道逆流的區別

食道裂孔疝是胃腸道連接處和胃部分向膈肌突出。而胃食道逆流是胃中的酸性物質進入食道的病症。這可能是由於下食道括約肌壓力降低所致。 

食道裂孔疝可能是胃食道逆流的原因。但胃食管反流病並不是食管裂孔疝的原因。例如,食道裂孔疝與胃食道連接部、胃部分的解剖變形有關,也可能與食道的生理功能障礙有關,從而導致胃酸反流到食道。食道裂孔疝可能是導致胃食道逆流慢性化的一個因素。

然而,還需要注意的是,食道裂孔疝並不是胃食道逆流的唯一誘因,無論食道裂孔疝如何,其他因素也可能與引起胃食道反流病有關。

食管裂孔疝胃食道逆流(GERD)
慢性胃酸反流可能會導致食管裂孔疝GERD 的發生與食管裂孔疝無關,並且不一定與食管裂孔疝相關。
患有食管裂孔疝的人可能會出現呼吸急促與呼吸急促等症狀沒有關聯
可能會出現嘔吐、胃腸道出血或排黑便患有胃食管反流病的人不會出現嘔吐和胃腸道出血。
明顯的胸部和腹部疼痛 胸痛是 GERD 的常見症狀

食道裂孔疝氣的治療

一般若有症狀就需要治療,治療有分藥物治療及手術治療。

藥物治療:最常用於第一型食道裂孔疝氣併胃食道逆流,包括制酸劑,促進腸胃蠕動藥物,減少陣發性下食道括約肌鬆弛藥物…等。

手術治療:若藥物治療效果不佳的第一型食道裂孔疝氣或有症狀的第二至第四型食道裂孔疝氣,可考慮手術治療。目前主流是經腹腔內視鏡手術,手術主要包含二部分,食道裂孔修補(直接縫合或人工網膜修補)及抗逆流手術(胃折疊手術),術中會依照食道裂孔的大小及食道蠕動功能的好壞來決定手術術式。

當食道裂孔疝氣(橫膈膜疝氣)的症狀無法利用藥物控制或患者無法忍受時,就必須通過手術治療。食道裂孔疝氣(橫膈膜疝氣)的手術治療方式,可以微創腹腔鏡手術進行,將橫膈膜裂孔局部縫合變緊(Hiatal hernia repair),修補疝氣後,再使用胃底包埋折疊術(Nissen Fundoplication),將胃的頂端包裹住食道並縫合在一起,構建出較緊密的區域,增加支撐以達到阻止胃酸逆流的效果,也避免胃部因上下滑動產生疝氣的機率。手術只要在腹壁開 3~5 個 0.5~1.2 公分的小孔即可執行,傷口小,恢復快,術後最快當天即可出院,已經被證明是相當安全有效的治療方式。

有一項研究發現,食道長度可以預測食道疝氣復發機率,研究人員發現患者的食道長度與身高之比在 0.1 到 0.15 之間,比例為 0.12 或更低的人食管裂孔疝復發率顯著增加,可考慮進一步的 Collis 胃成形術,這提供了臨床上的一種評估。

食道裂孔疝氣(橫膈膜疝氣)的手術治療,經驗不足的醫師,在執行胃底包埋時,若胃包埋的角度不對及鬆緊程度拿捏不好,可能會造成抗胃酸逆流的效果不如預期,或是包得太緊導致病人吞嚥困難,甚至可能會造成如滲漏、出血等併發症。所以執刀醫師對於腹腔鏡手術的熟悉度,是影響手術成敗的關鍵之一,一般的食道裂孔疝氣(橫膈膜疝氣)可能需要 1~2 小時才能完成,而經驗豐富的醫師可以把手術時間縮短至 30~40 分鐘。

食管裂孔疝生活方式的改變和家庭療法

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改變可以幫助緩解胃酸反流症狀。他們包括:

  1. 飯後 3~4 小時內不要運動或躺下。
  2. 避免食用酸性食物,如橙汁、番茄醬和蘇打水。
  3. 建議術後 2~3 週內吃搗碎的軟食。
  4. 限製油炸和高脂肪食物、酒精、醋、巧克力和咖啡因。
  5. 少食多餐(每天四到五頓小餐)並且慢慢吃。
  6. 將床頭抬高約 15~20公分。
  7. 不要係緊腰帶或穿會對腹部造成壓力的衣服。
  8. 減掉多餘的體重。
  9. 不要吸煙。吸煙會引起強烈的胃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