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疝氣

肚臍是什麼?寶寶肚臍腫起來,是肚臍照護不好嗎?肚臍疝氣的正確認識

「糟糕!寶寶的小肚臍怎麼那麼腫?原本是凹進去,怎麼凸出來了?」、「是不是因為臍帶護理沒做好?」、「寶寶哭得這麼厲害,一定是很痛感到不舒服!?」這是門診中常聽到新手媽媽或長輩對臍疝氣的解讀。

台灣疝氣手術中心程醫師表示,新生兒臍疝氣的發生率約為10%~30%,平均每三至四個新生寶寶就可能有一個會有臍疝氣,這是新生兒時期是常遇到的問題。本文將介紹肚臍這個人生第一個疤痕,以及關於肚臍疝氣的一些正確認識。

什麼是肚臍

肚臍俗稱肚臍眼,中醫稱之為「神闕」,是人生的第一道傷疤,它本質上就是胎兒出生後,臍帶(Umbilical Cord)脫落所留下的疤痕,形狀有很多種,有些人是凹進去,有些人則是凸出來。肚臍位於髂前上棘水平的腹部正中線上,其直徑大約在1到2公分。 寶寶出生後,臍帶就失去它原本的作用,接生醫師會在接近肚臍處夾上臍夾並剪斷臍帶,之後寶寶的臍帶就會自然乾燥脫落,留下「肚臍」這個「身體記號」。

嬰兒在未出世時,還不具備呼吸和進食的能力,全要依靠一條連在身體上的“管道”——臍帶,從母體獲取養分。小時候長輩會說摳到肚臍眼就扯到腸子,但它其實只是個封閉的盲孔,臍帶內的主要結構在斷臍後就消失、閉塞或者纖維化了,最後形成的結構類似於增厚的腹膜。

中國民間有俗語說,肚臍是「腸子頭」,沒事不要摳弄,搞不好會把腸子捅爛。其實,這種說法有一部分是正確的,並非完全錯誤,有一部分則是錯誤。

肚臍確實曾經連接腸道,從母體傳輸養分給胎兒。但隨著胎兒發展,消化系統和泌尿系統逐漸發育,腸道和膀胱會開始「自我封閉」程序,在胎兒出生後完成了使命,不再有特別的生理功能。

出生後肚臍位置對應的體內幾乎沒有皮下脂肪,而是直接和筋膜、腹膜相連,由於內臟的神經反射可能還存在,摳重了可能會刺激到內臟,引起消化系統的不適,感到肚子疼或者拉肚子;肚臍的皮膚是人體表皮中比較薄的,用手摳容易摳破,再加上藏汙納垢,很容易引發感染,引起炎症,因此才有流傳的說法。所以習慣摳肚臍眼的朋友就要注意:要是出現肚臍紅腫、膿性分泌物、局部疼痛的症狀,應該趕緊去醫院進行處理,因為有可能摳出腹部感染。

臍帶的功用與演變

臍帶裡面主要有一條徑粗壁薄的臍靜脈(umbilical vein),兩條徑細壁厚的臍動脈(umbilical artery),呈樹枝纏繞狀。這些結構都被包裹在一條類似白色果凍狀的管子中,稱為華爾通氏膠(Wharton’s jelly),也就是臍帶。懷孕4週時,隨著胚胎的發育,臍帶開始形成,連接在胎兒的肚臍上。

出生後這些血管就會閉鎖,肚臍內的血管不再參與血液循環,並且和身體裡的韌帶組織融合在一起,臍靜脈就變成了肝圓韌帶(ligamentum teres),具有固定肝臟位置的作用。臍動脈變成了內臍韌帶(medial umbilical ligaments),連接著肚臍和膀胱的頂部。內臍韌帶基本沒什麼用,只不過外科醫生做一些手術的時候會用它當作定位標記。

如果肝臟血管出了問題,或者發生了肝硬化,原本肝圓韌帶裡的血管殘部會重新張開,讓血液注入。這種病叫做臍周靜脈曲張(Caput medusae),也叫海蛇頭,因為生這個病的人的肚臍眼就像梅杜莎女巫的頭一樣長出一根一根的鬍鬚。

  • 臍動脈(umbilical artery):2條,運行方向是從胎兒到胎盤。臍動脈血內為低氧,氧飽和度約為 58%,其流通目標是將胎兒的代謝產物、二氧化碳等運送到胎盤母親一方而排出。
  • 臍靜脈 (umbilical vein):1條,運行方向是從胎盤到胎兒。臍靜脈血內為富氧,氧飽和度約為85%,其迴圈的目標是將胎兒所需的營養物質及氧氣從母親體內轉運到胎兒體內供給胎兒生長發育所需。
  • 華爾通氏膠(Wharton’s Jelly):為一種膠狀物質,全程包裹著3條臍血管,一定程度的保護臍血管不受外力的機械性壓迫或扭曲。由英國醫師湯瑪斯•華爾通(Thomas Wharton 1614 –1673)在1656年以其名字命名。華爾通氏膠外觀呈白色透明狀,主要成分為透明質酸(hyaluronic acid)和硫酸軟骨素(chondroitin sulfate)。其功用可以給臍動、靜脈緩衝外力,保護其免受擠壓和折疊。如果外力超出了華爾通氏膠的保護能力之限度,則會導致臍帶血管變細、扭曲、狹窄,甚至完全閉塞,即所謂的臍帶意外(Umbilical cord accident)的發生。

此外還有一些奇怪的結構是少見的,比如臍尿管(Urachus),甚至有些臍帶裡還有一根卵黃管(Vitelline duct)。臍尿管是尿囊變的,尿囊是進化的殘留物。哺乳動物、鳥類和爬行動物在胚胎發育的時候,都靠尿囊呼吸和儲存尿尿。在胎兒約5-7周大的時候,尿囊逐漸變成了臍尿管(Urachus)連接著剛剛出現的膀胱。在出生後,臍尿管也會閉鎖,逐漸變成正中臍韌帶(median umbilical ligament),連接著膀胱和肚臍。

另外一種則是還有卵黃管。實際上這是一根連著卵黃囊(類似於哺乳動物的蛋黃)的管子,不過在胚胎時期約5-6周時這根管子就閉鎖消失。有些嬰兒出生時卵黃管還沒有完全閉合,這種情況叫做卵黃瘺管(vitelline fistula),甚至可能有通過肚臍往外噴胎糞的技能。如果臍尿管裡還會長出一個膿包,叫做臍尿管囊腫(Urachal cyst),這會讓肚臍眼裡流出的臭臭的膿汁。

肚臍的形成

臍帶是嬰兒的第一個玩具,因為產檢時進行B超,經常可以拍到小朋友在玩自己的臍帶。華爾通氏膠對溫度很敏感,在室溫下約5分鐘內它就會自然收縮,堵死管道。因此即使不剪掉臍帶,臍帶也會自行斷掉,因此原始人的正面也就不會掛著一條白色的尾巴。

為什麼有些肚臍是凸出來,有些則是凹進去呢?這和護士醫生打結有關嗎?會影響肚臍疝氣的形成嗎?事實上肚臍的凹凸與出生後臍帶打結無關。嬰兒出生後臍帶也不需要打結。有些研究顯示肚臍形狀可能與瘢痕修補能力有關。臍帶脫落後,會形成一個凹洞,身體組織會進行修補,若瘢痕修補能力強,則可能導致長勢超過肚皮而凸出來,就是所謂的瘢痕體質。

那麼如果修復的較薄弱,當腹壓增加,也就是嬰兒哭鬧時,腹腔內的組織器官,通常是小腸或是腹腔內的網膜,可能在肚臍周圍向外凸出,形成臍疝氣

肚臍的清潔

由於肚臍眼位於皮膚的低位,容易藏汙納垢,而我們的皮膚在新陳代謝的過程中,會有比較多的表皮死亡脫落的表皮細胞、皮脂腺分泌的皮脂、汙物等混合,聚集到這裡,成為了肚臍眼裡面的泥。因此適當的清潔肚臍其實是合理而需要的動作,只是清潔的力道需要注意,避免過度摩擦導致皮膚破損、感染。

這些污垢也成了細菌們的好飼料。美國科學家通過一項研究發現,人類肚臍是一個細菌窩,裡面寄生著大約1400種細菌!其中有80%的細菌身份已得到證實,它們來自40類常見的細菌種群,主要是無害的皮膚寄生細菌。另外,肚臍內的細菌數量,因清洗肚臍的頻率而有差異。

什麼是臍疝氣

疝氣是指人體器官或器官的一部分,從原來的腔突破腔壁到另外一個腔內。發生在肚臍部位的就稱為臍疝氣,如前文提及,因為肚臍處的肌壁較為薄弱,因此腹部增加的壓力會讓臟器尋找突破口,也就是肚臍疝氣的原因。

臍疝氣在成人或是嬰幼兒時期都會發生,但是成因不同,處理方式也不同。大部分的嬰兒臍疝氣現象會自然痊癒,並不需要特別處理或治療,不過,若發生腸子卡進疝氣的情形,則必須把握關鍵6小時,立即送醫並開刀治療,以免腸子壞死。而成人臍疝氣不會自然痊癒,需要以手術來進行修補。

常見造成臍疝氣的原因

臍疝氣的原因有很多,大部份都是生理性臍疝氣,少部分則是其他原因。

  1. 生理性臍疝氣:為良性狀況,通常在一、兩歲之間自行消失。
  2. 合併有臍膨脹的臍疝氣:腹腔的腸子等器官由肚臍的缺陷處冒出來,必需立即開刀治療。
  3. 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不足:必需補充甲狀腺素。
  4. 先天性代謝異常:特別是粘多醣儲積症、高雪氏症等。
  5. 染色體疾病:如唐氏症。
  6. 肌肉張力不足的疾病:如腦性麻痹、肌肉萎縮症等。
  7. 其他會造成腹內壓力增加的疾病:如腹腔腫瘤、肝脾腫大、腸道後段阻塞造成的腫脹、接受腹膜透析的孩子等。

成人也會發生臍疝氣

與兒童的臍疝氣不同,成人臍疝氣不會自行消失,而且可能會隨時間惡化,大多需要手術治療。患者以五十歲以後的婦女居多,例如妊娠、腹水、腹中的腫起物、肥胖等,引起腹壁的擴張,就會導致臍疝氣。

臍疝氣需要治療嗎?

新生兒臍疝氣大部分都會自然痊癒。並不需要特別處理。真的不需要治療嗎?這是許多新手媽媽內心的疑慮。

程醫師表示,新生兒臍疝氣要是因為發生肚臍部位的缺口在出生之後沒有密合完全,就容易發生臍疝氣。

「胎兒在子宮時期,臍帶上連結到媽媽胎盤的這個部位,在出生剪斷臍帶之後,這個缺口就會自然密合起來。出生後身上的兩條腹直肌會逐漸往肚臍部位中間靠攏,兩條腹直肌間有一條稱之為白線的部位,這個部位會有結締組織將缺口完全覆蓋,如果結締組織沒長好,這個缺口就會一直存在,腹腔內的東西就會鼓出來,形成疝氣。」

臍疝氣鼓出來的部位大部分是腹網膜,摸起來就像是一張薄薄的油網,觸摸時可以感覺到網膜下方的腸子在蠕動,除非產生了腸子卡住,即使不做任何處理,大部分臍疝氣在3歲以前都會自然消失,但都需要隨時觀察注意。

小兒臍疝氣正確照護觀念

如果確診為臍疝氣,新手父母可以依照以下方式照護。

  1. 防止寶寶用手指摳抓:臍疝氣會造成肚臍凸出,因此這個部位較為脆弱,要預防寶寶用手指摳抓肚臍周圍,以免臍帶感染引發臍帶炎。
  2. 肚臍清潔護理很重要:洗完澡後以酒精消毒肚臍,先以棉棒沾取75%酒精擦抹肚臍周圍,接著再用棉棒沾取95%酒精一樣擦抹肚臍周圍,已達乾燥效用,也要避免讓肚臍包在尿布之下。
  3. 留意寶寶生理變化:要多多觀察寶寶的活動力食慾和排便狀況。
  4. 多觀察肚臍狀況:可以偶爾輕輕的推壓臍疝氣的位置,確認觸感還有周圍皮膚顏色是正常的。多觀察臍膨脹狀況。
  5. 寶寶穿著衣物要柔軟:與臍部接觸的內衣柔軟,會減輕寶寶不適的感覺。
  6. 不要迷信偏方:不需刻意要拿硬幣或是其它東西壓住臍疝氣,這樣並不會讓它好的比較快,反而增加摩擦感染和接觸性皮膚炎的機會。

臍疝氣會痛嗎?

有些臍疝氣沒有明顯症狀且不會疼痛。然而,有臍疝氣的寶寶,因為在大哭時,肚臍疝氣部位會更加凸腫,反而讓新手父母看得心驚膽跳,因此導因為果,認為可能寶寶是因為疝氣不舒服,才大哭不休,但嬰兒的哭泣可能是其他因素造成。

大多數臍疝氣並不會有高燒、紅腫等臨床症狀,而且不會疼痛不舒服。其實寶寶因為感覺統合發展較慢,出生後6個月前容易有較大的肢體動作,也比較容易大哭,這也使得早產寶寶的臍疝氣情形看起來比較嚴重。隨著寶寶成長,這種大哭之後凸肚臍的情形就會逐漸減少。出生後6個月內,肚臍會看起來越來越凸其實是常見情形。

哪些情況需要緊急送醫

如果寶寶啼哭不止,同時肚臍膚色異常,這時後就應立即就醫。有結締組織問題(長得不完全)、唐寶寶、黑人寶寶、早產兒等都是臍疝氣的好發族群。

程醫師表示,一般臍疝氣不需要治療,但如果是腸子會滑出來且推不回去,就有可能是腸子卡住了,這時候需注意肚臍周圍皮膚的顏色,剛開始會像是瘀青,隨著卡住的時間越久,該部位的膚色就會越來越黑,且寶寶的食欲也會受影響,吃不好、會吐、精神不佳等。寶寶就可能會疼痛難耐,這種情形就得立即處理。

務必記住,腸子卡住後必須在6個小時內立即處理,否則腸子壞死就救不回來了。

應立即送醫的訊號

  1. 寶寶啼哭不止難以安撫。
  2. 觀察肚臍周圍膚色,膚色由瘀青漸轉為紫黑。
  3. 食欲不佳、嘔吐、精神差。
  4. 臍疝氣部位內容物用手推不回去。

當寶寶大哭時,程醫師建議新手媽媽先嘗試安撫,例如檢查是否尿布濕了、肚子餓了、穿著不舒服等,排除這些因素之後,若寶寶還是啼哭不止,仍應就醫請兒科醫師協助評估。

此外,若3歲以後臍疝氣的情形仍未改善,或是疝氣纖維環直徑大於1.5公分等情形,則需要請兒科醫師協助評估,可能需要開刀治療。動手術可將缺損的部位進行修補。

會不會發生腸子卡住的情況?要看疝氣的大小而定。程醫師表示,若疝氣的纖維環很大,內容物滑進滑出比較不容易卡住,但若疝氣纖維環直徑很小,就比較容易發生腸子卡住的情況。這部分可諮詢小兒科醫師,若是疝氣纖維環直徑過大或過小的寶寶,在照護上就得多留意。

臍疝氣可以用彈性繃帶或是硬幣壓下去嗎

有些傳統民俗方法會用錢幣或繃帶擠壓臍疝氣,但實際上並無法改善臍疝氣。程醫師表示,臍疝氣隨著寶寶成長會自然消失,上述兩種做法都無助於改善臍疝氣。但若不會引起寶寶不舒服,順著長輩倒也不必為此傷了和氣。

肚臍清潔

乾燥前用75%酒精消毒

發生疝氣時,肚臍又凸又腫的,但是疝氣消失後,肚臍又會恢復原狀。面對這種情形,新手媽媽該如何為寶寶做好臍帶護理?

程醫師表示,新生兒臍帶護理方式不會造成臍疝氣,但仍需注意正確的清潔方式,以免引發臍帶炎。需特別注意肚臍皮膚皺摺處,因為此部位較為脆弱,使用棉棒輕輕清潔即可,避免用力摳,可能會導致臍帶感染,若發生臍帶炎,肚臍皮膚會紅腫,寶寶會發燒,這種情形就需住院打抗生素治療。

在肚臍還未乾燥以前,建議使用酒精消毒。兒科醫師通常會提供兩種酒精來作臍帶消毒清潔。「75%酒精有消毒功能,95%的酒精具有乾燥功能。」酒精的消毒原理是因為含水時才具有表面張力,可破壞細胞膜,固定蛋白質,也就是能把細菌內的蛋白質硬化或將細胞膜拉破,但95%的酒精只能讓細胞脫水,當部位接觸到水分時,細菌又會有機可趁。

因為有水分就可能會滋生細菌,因此用75%酒精消毒後,再使用95%酒精確保酒精揮發,之後再包上尿布(用棉棒沾濕酒精後在肚臍周圍塗一圈,等待約1分鐘即可),避免讓肚臍包在尿布之下。

臍疝氣並不可怕,只需要注意,伴隨嬰兒的逐漸長大,臍疝氣大部分都能夠自然痊癒,只是少部分若超過2歲就需要諮詢醫師,評估是否需要手術。但成人的臍疝氣是一定不會自己痊癒,治療上需要依照醫生指示處理。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