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疝氣

疝氣手術到底要不要用人工網片?用哪一種比較好?組織修補與人工網片在疝氣修復中的比較

筆者在門診為患者與親友解釋疝氣手術治療時,患者最常見的疑問就是到底要不要用人工網片,用哪一種網片比較好?事實上這些問題並沒有標準答案,一切都要依照患者病情與實際情況來分析,很多手術上的風險能夠提出數據給患者參考,但這些很大程度上都是機率問題。不過從各種角度分析,提供足夠的說明讓病患參考,也許能夠幫助患者作出更好的決定。

人工網片對疝氣手術的意義

對於疝氣手術而言,醫生最擔心的就是疝氣手術復發率與併發症,尤其早期擔心的就是復發率的問題。如果患者經過手術後,沒兩年疝氣又復發,那麼到底手術是成功還是失敗呢?

人工網片對於疝氣手術最大的意義就是降低手術複雜度與疝氣復發率,這兩點在很多研究報告中都有科學追蹤數據可以證明,這也同時讓人工網片迅速成為許多地區疝氣手術指南,也就是標準步驟。下圖是嬌生公司的相關產品

各種人工網片類型與網片固定器。
各種人工網片類型與網片固定器。

Bassini 在 1880 年代發表疝氣修補術之後,經過 McVay 和 Shouldice 等人的不斷改良,讓自然組織疝氣修補不斷進步,現代疝氣專科外科醫生已經能夠將疝氣手術復發率降低到 1% 以下,併發症和長期術後疼痛也能控制在低於 1%,幾乎很少發生。但問題是,並非所有外科醫生都學會了如何正確進行自然組織修復,不同疝氣手術醫師之間的復發率差異很大,甚至有些高達 20% 甚至 40%!

因此醫學界尋找方法來減少所有外科醫生的復發率問題,並且開始各種嘗試。最早在 1900 年就開始試驗由多種材料(銀、鉭、袋鼠腱等)製成的網片,但一直到 20 世紀 40 年代和 50 年代生產包含聚丙烯的合成材料時,人工網片才開始流行,並且成為疝氣修復中真正可行的方案。20 世紀 90 年代初,網片製造商的大陸推廣,各地外科醫生也以低復發率和易於手術為理由,讓人工網片逐漸成為疝氣治療手術標準。當時的問題在於,沒有人知道風險是什麼,因為沒有人研究過植入網片的長期影響,就如同去年全球流行的 COVID19 一樣,新的疫苗會帶來什麼風險也沒有醫學上的證據,但基於其帶來的益處,醫學界仍舊採用了這些方案。

傳統組織修補對疝氣手術的意義

人體在任何時候都能夠最好地耐受其自身的自然組織,疝氣手術也不例外。腹壁是一個複雜的多層次結構,由不同層的肌肉和筋膜(組織)組成,旨在收縮、拉伸和承受張力,從而允許軀幹彎曲和扭轉。任何限製或干擾正常腹部運動的因素都會給該區域帶來不自然且通常有害的壓力。

在疝氣修復中使用人工網片的好處和風險是外科領域爭議的話題之一。現在普遍認為以下情況是正確的:

  1. 由非專門從事疝氣手術的外科醫生執行時,各種傳統疝氣修補技術的疝氣復發率大致相當。人工網片的出現成功地讓非專門從事疝氣外科醫師(每年平均手術 50 例或更少)的總體平均復發率降低到大約 5%。台灣這方面的數據沒有統計,但大致上不會高於 1~3%。如果是專門從事大量疝氣修復的專科外科醫生,會有更好的效果。
  2. 專門以自然組織腹股溝疝修復外科醫師,疝氣手術復發率已達到並遠遠低於 5%
  3. 人工網片降低了總體復發率,但對於專門疝氣手術醫師來說,兩者復發率都很低,只是依照病況選擇適用方案。
  4. 使用人工網膜的併發症有:異物反應、網片的移動、網片收縮、慢性疼痛、慢性疼痛(手術後出現或持續超過 3 至 6 個月)、射精困難(射精時的極度灼痛)、性交疼痛和睪丸痛(睪丸的長期疼痛)、感染、疝氣復發
  5. 去除人工網片的手術複雜,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工網膜會嵌入周圍的組織和器官中,若要清除不是簡單的任務。

那麼,人工網片在疝氣手術中還可使用嗎?當然是。

有時患者的後壁嚴重薄弱缺損,腹橫腱膜弓、腹橫肌和腹內斜肌又已萎縮,無法利用這些組織施行修補,以至於在沒有網片加固的情況下,患者自然組織無法支持疝氣修復。在這些情況下,人工網膜可以作為替代方案。

無張力的另一種說法

無張力一詞在疝氣手術修復時,是經常提到的名詞,這個名詞概念是因為開發人工網膜的廠商所提出,相對於疝氣傳統修復技術以自然組織修補時,縫合處產生的張力,這種「張力」可能帶來的疼痛與導致疝氣復發,因此提出無張力的修補方式,也就是人工網膜。

不過有些醫界看法持相反意見,反而認為張力自然存在於整個腹壁中。所有疝氣修復本質上都涉及通過修復肌肉撕裂或無力來重新調整腹壁內的張力。關鍵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傷口會發生什麼變化。

自然組織技術可以在肌肉和周圍組織被吸引修復疝氣時立即對肌肉和周圍組織施加最小的張力,但是隨著組織在自然癒合過程中通過肌肉適應伸展和補償,這種輕微的不適很快就會消退

反而是人工網格可能無法匹配自然組織的特性,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張力不一致會給網格帶來機械應力和過度的長期張力,網格會收縮、破裂、硬化,並可能在使用時發生移位。將新的被困神經拖入其毛孔內。

有許多研究論文得出結論,隨著時間的推移,網狀材料會顯著收縮,並且普遍認為,5 年後,植入的網狀材料將收縮達 40%,失去大部分柔韌性,並最終堅硬成固體。

那麼到底事實的真相為何?其實這與施術的技術有關。適當的張力當然可以隨著組織在自然癒合過程中通過肌肉適應伸展和補償而消失,但若醫師手術時,修補的方式不佳,確實會造成不必要的疼痛與疝氣復發的問題,因此所有的爭論追根究柢其實就是醫生的手術不可能是平均水準,而是有高低、經驗豐富與否等差別,這些差別會讓治療帶來很多不確定性

到底要不要用人工網片?

因此回到一開始的問題,疝氣手術到底要不要用人工網片

答案是要依照患者疝氣的情況來判斷。如果疝囊大,位置有很多血管,難以實施組織修補,或者患者本身筋膜已經不足以為修補提供足夠的力量,支撐臟器不疝入,那麼一定要用人工網片作補強。

在可以實施組織修補的條件下,患者可以不使用人工網片,台灣疝氣手術中心程醫師指出,在本院的修補術式中,基本一定會進行自然組織修補,並且在術中確認到底修補後是否足夠強韌,若患者自然修補可能有復發風險,程醫師會為患者選用較柔軟的網片作進一步補強,這是為了徹底讓疝氣復發率能夠得到雙重保障。

不同類型的人工網片。健保補助的是一般平面型網片,其他各種特殊的立體結構是用來作不同疝氣的修補,但費用高低差距頗大。
不同類型的人工網片。健保補助的是一般平面型網片,其他各種特殊的立體結構是用來作不同疝氣的修補,但費用高低差距頗大。

人工網片會帶來的併發症風險,例如感染問題,程醫師會在術前、術中與術後進行各種預防感染的步驟,降低感染問題。而其他慢性疼痛或對睪丸等造成的傷害,因為已經先實施傳統組織修補,足以阻隔人工網片對這些組織的干擾,這也是本院在改良疝氣手術過程中,依照經驗最佳的方案。

簡單地說,就是既能取得人工網片的優點,又能避開缺點,彌補傳統組織修補的缺點,這就是本院微創微痕疝氣修補術式的特點,也是與其他醫院截然不同之處。

大部分的醫院採用的方案站在無張力人工修補與傳統組織修補的兩端,而本院則是兼採兩者優點,透過長年累積的經驗,有效規避了缺點,對於患者是最佳的手術方案。

至於人工網片用哪一種比較好?程醫師指出,輕量型柔軟的網片可以在經濟與有效性取得最好的平衡。但每種患者情況不同,經濟條件有別,因此程醫師會提供各種網片的優缺點,讓患者能更容易選擇使用哪一種網片。

發佈留言

three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