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專業

疝氣手術的麻醉方式以及採局部麻醉的好處

曾經有病患告訴我,他是生平第一次進手術房,感到莫名的恐懼,因此希望能用全身麻醉,讓他睡一覺就好了,但他又怕全身麻醉會留下後遺症。所以他又問到底疝氣手術有什麼麻醉方案可以選擇?哪一種比較好?

不論成人或幼童,基本上一旦發現有疝氣,除了可推回或是幼兒臍疝氣外,都應接受醫師安排手術治療,如果疝氣沒有嵌頓現象,還可以觀察,調整身心到最佳狀態再接受手術,因為只有手術才能根治疝氣。疝氣手術成熟,本身風險小,麻醉反而是需要注意的層面。尤其是幼童,最大的風險其實是來自麻醉,因此採用安全的麻醉是家長、醫師皆必須注意的。

大多數接受開放腹膜前疝氣修補術的患者不需要全身麻醉來進行手術,更多的是採用靜脈注射鎮靜劑並在該區域注射局部麻醉劑的情況下進行手術。

局部麻醉最大的好處就是大多數患者在手術後能夠相對較快地恢復,大幅減少在醫院的時間,通常可以在休息後就返家,對許多民眾來說,相對方便。疝氣手術避免全身麻醉,也能讓患者術後噁心、嘔吐和尿瀦留的風險降低。那麼到底應該用什麼麻醉方式,如果局部麻醉優點這麼多,為何不全都使用這種麻醉方式呢?

這牽涉到許多層面的考量,本文將藉由麻醉發展歷史,介紹疝氣手術常見的各種麻醉方式,禁忌症與優缺點,讓網友能夠了解醫師到底怎麼考量的。

麻醉的發展

醫學中,麻醉(anesthesia)是一種暫時失去意識和感覺的狀態,能夠減輕疼痛、肌肉放鬆、失去記憶和維持在無意識狀態。

雖然早在西元 1800 年左右,歐洲漢弗里‧戴維(Humphry Davy,1778—1829)已經發現氧化亞氮(笑氣)有麻醉的作用,但當時認為痛苦是「是生活的必要經歷」,而當時外科醫生認為麻醉是不必要的,甚至是對他技術的侮辱,一直到1842年美國克勞福德‧朗(Crawford Williamson Long,1815—1878)醫生幫一位患者切除腫瘤的過程中,首次採用了麻醉藥──硫醚(sulfuric ether)浸濕的毛巾讓病人吸入來進行手術,當天 3 月 30 日,被定為醫師節。

1846 年,一位波士頓的牙醫,威廉‧莫頓(William T.G. Morton,1819—1868)在麻省總醫院 (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公開示範「乙醚吸入麻醉」成功後,自此掀起了醫師們對吸入麻醉的普遍興趣。自此,各種吸入麻醉劑陸續被發現,其中主要有:1923 年發現的乙烯(Ethylene);1929 年的環丙烷(Cyclopropane);1956 年的福來生(Halothane);1959年的朋睡靈(Methoxyflurane);1963 年的 Ethrane 等。

1942 年 Griffith 及 Johnson 合併使用麻醉劑及箭毒素(Curare,十六世紀時,南美洲的土人用此獵取動物)來達到麻醉後肌肉鬆弛的效果。此法開啟了現代麻醉三位一體的觀念,基本上好的麻醉應包含三項要素:一是讓病人沈睡,二是讓病人免於疼痛,三是讓病人肌肉鬆弛,近年來第四項要素是無手術中記憶,不過這點在疝氣手術中,並非必要的目的,除非病患特別表明對手術的懼怕與不耐,否則短短 20 分鐘的手術,通常不會有第四項的設計。

麻醉的種類

為了在手術中達到這些要素,麻醉可以分成多種方式,不過最簡單的分類就是全身麻醉與局部麻醉。如果進一步劃分,還可以依麻醉部位細分為「全身」、「半身」、「區域」與「局部」等四種麻醉方式,差別在於麻醉的範圍與有效時間。

什麼是全身麻醉

全身麻醉是利用藥物,讓病患在手術中達到不痛,且沒有知覺的麻醉方式。我們在電視影劇上看到麻醉師數數的劇情,就是全身麻醉。一般來說,病人在全身麻醉誘導後,約可在30 秒內睡著。麻醉醫師通常在打麻醉藥之後,要求病人從10 開始倒數⋯⋯,這是在測試病患對麻醉藥的敏感度及過敏反應,藉以決定最後實際的劑量。

現代全身麻醉有插管全身麻醉、面罩式有臉面罩(Face Mask)及喉頭面罩(Laryngeal Mask,LMA)、鎮靜靜脈麻醉(Conscious Sedation)等方式。插管全身麻醉適用於超過30分鐘、禁食時間不足、呼吸道有問題或是重大手術。不插管則從點滴給予靜脈麻醉藥物的靜脈麻醉,效果較短,適用在短時間(20~30分鐘以內)且呼吸道沒有問題的手術,而且病患必須禁食時間足夠,沒有嘔吐的潛在危險,才可採用此種方式。

全身麻醉後較常見的問題包括:頭暈、噁心、嘔吐,這在在麻醉後24小時內較常見,72小時內都有發生的可能,嚴重時會給予止吐藥治療。麻醉後輕微的不適感有喉嚨痛、頭痛、聲音沙啞、暈眩、肌肉疼痛及疲倦嗜睡等,這些短暫輕微的症狀可能會在手術後出現,但數日內便會完全復原。

對大部分常規手術而言,其麻醉危險性是相當低的,約小於十萬分之一。根據美國麻醉醫師協會ASA 分類第一級病人,非預期危險性機率只在0.03%,除非是急診手術,危險性才可能高達4.5%。

由於全身麻醉範圍大,因此如果要採用這種方式,一定會詳細評估病患身體狀況,抽血、簡單體檢等等,以供麻醉醫師準確評估。在台灣除腹腔鏡手術外,大部分疝氣手術通常不會選用這種方式,不過幼兒或是有精神障礙、帕金森氏症等病患無法在清醒情況下手術時,也會改用全身麻醉方式。

什麼是半身麻醉

半身麻醉其實也是一種局部、區域麻醉,只是範圍通常涉及到下半身。也可分為「脊髓麻醉Spinal anesthesia」和「硬脊膜外麻醉Epidural anesthesia」。

脊髓麻醉較適合用在腹部以下的手術,一般是以「位置在肚臍以下的下腹部手術」為主。因為手術位置若超過肚臍以上,可能會因為「高位脊髓麻醉」導致交感及運動神經的阻斷,引起病患血壓下降、呼吸困難甚至休克。此外,「時間不超過2 ∼ 3 小時」的手術,相對比較適合採行脊髓麻醉。

優點是劑量很低、作用快、肌肉鬆馳度較好、可根據病患體位及比重調整麻醉的位置及高度,全身性毒性少。缺點包括血壓下降,麻醉高度太高時會造成呼吸困難

「硬脊膜外麻醉」則是胸部、腹部、下半身的手術都可使用。優點是作用較慢而血壓較穩定,可持續給藥增長麻醉時間,不會造成腦脊髓液外漏而頭痛,注射部位可自腰部、胸部至頸部,不需平躺休息即可離院。缺點是作用起始慢,劑量需求較脊髓麻醉大,肌肉鬆弛度較差。

由於麻醉技術及藥物的進步,全身麻醉的風險降低,故現今胸部及上腹部的手術,幾乎都是使用全身麻醉,但硬膜外麻醉則作為術後長時間止痛之用(甚至可維持3 天)。

半身麻醉相對於全身麻醉是較安全的

  1. 對呼吸道的影響最小,因為病人可以自主呼吸,所以不必插管、或給肌肉鬆弛劑。
  2. 手術期間麻醉醫師也可以根據病患的呼吸心跳決定藥物的多寡。
  3. 可以從留置的硬腦膜軟管持續給藥,所以住院期間病患也不會疼痛。

一般來說,動過脊椎手術或背部皮膚注射處有感染、全身性敗血症、凝血功能障礙、腦及脊椎病變,或曾有精神異常,甚至是病患心有恐懼,無法配合合作、拒絕半身麻醉的病人,不適合進行半身麻醉。

區域麻醉(神經阻斷麻醉Nerve Blocks Anesthesia)

「區域麻醉」是將麻醉藥物,直接注射在支配開刀位置附近的神經叢。優點是:只要單獨進行一個手術需要的肢體(區域)就好,醫師盡可讓病人保持完全清醒的狀態。由於無法使用太多藥物,這種手術有時間的限制,適用於小手術、不適合做全身或半身麻醉的病患。常見有:子宮頸旁神經阻斷(婦科麻醉)、上臂神經叢麻醉、腹神經節神經阻斷術、鎖骨上部神經阻斷術等等。

神經阻斷麻醉使用藥物很單純,少有副作用產生。特定的神經阻斷可能引起特定的副作用,例如肌肉無力或鄰近注射部位疼痛等副作用。

什麼是局部麻醉

局部麻醉是指在意識未消失的狀況下使人體某部分失去感覺,以便進行外科手術的藥物,常見於口腔科、眼科、婦科和一些外科小手術中,用於暫時解除疼痛。大部份的疝氣手術因為時間短,因此很適合採用局部麻醉。

施行局部麻醉時,病患是清醒的狀態,因此不需要再建立呼吸道,不需要插管、禁食等就可以進行局部麻醉手術。所以這方式常運用在門診手術,也就是患者當天開刀完就可以回家,不用住院。

局部麻醉可分注射式及浸潤式(local infiltration anesthesia)兩大類,臨床上以注射式較為普遍,一般使用藥物為 Lidocaine 利達利多卡因和 Mepivacaine 卡波卡因,針對皮下 1-2 公分的神經和神經末梢來進行麻醉,使用簡單方便,效果快且副作用小。

通常打完麻醉藥物後的幾分鐘,就開始有作用,手術部位漸漸麻木到不再有知覺或知覺遲緩,但隱約還是能感覺到動作。詢問患者感受,最常表達:「我只聽到手術器械聲響,知道醫師正在這個區塊動手術,也能感覺肌肉像被扯來扯去,只是不會痛,不過有時會有一絲感覺。」如果手術預期時間完成,藥量精準下,術後大約半小時,局部麻醉劑的效果就會減褪,甚至能下床移動。

不過要注意的是,局部麻醉是將麻醉藥物直接注射到需要進行手術的部位,如果因為手術不順利,或是病情比以往複雜,可能需要不斷、連續追加的麻醉劑量,這時候需要注意藥量。過量很可能造成病患發生藥物中毒甚至休克,所以局部麻醉適用對象必須是「面積不能太大」,且「時間也不能太長」的手術。有些醫美手術發生意外,可能就是因為局部麻醉不斷追加劑量導致病患藥物中毒甚至休克。疝氣手術採用局部麻醉就需要有經驗的醫師,才能準確在時間內完成手術。

年齡大有帕金森氏症或退化性大腦症狀如老年性癡呆、精障病人、國小以下兒童,不建議使用局部麻醉進行手術。

麻醉種類局部麻醉半身麻醉
麻醉程序在手術位置打入局部麻醉藥物,依照施術時間與病患反映隨時補加藥量即腰椎穿刺麻醉,穿刺時會庝痛;麻醉後下半身無知覺6-12小時
對心肺功能影響程度藥物只在局部作用,及鎮靜安眠藥,
較不影響心肺功能,適合高齡或心肺功能較弱者
麻醉作用會影響心肺功能,高齡或心肺功能較弱者風險較高,需要麻醉專科醫師術前評估
導尿的必要性不需導尿,術後即可自行起床活動,病患舒適度高,恢復時間快需導尿,因為半身麻醉或全身麻醉會暫時造成膀胱功能遲緩,使得術後排尿困難,因而在術後會在手術室進行單次導尿或插置尿管隔天再拔除,這過程對於病患身心可能會有壓力。
適應症無特別的禁忌症,惟需問清楚病患的麻醉藥有無過敏史麻醉醫師對麻醉風險較高者(例如高齡、凝血功能不良、肝腎疾病、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心肺功能較弱者)會謹慎評估可行性,考慮風險的結果,使許多病患必須拖延治療

疝氣手術麻醉各國概況

疝氣手術的麻醉需要評估患者安全性並快速恢復到術前狀態,同時還必須考慮其他問題,例如:成本費用、患者滿意度等。絕大部分疝氣都是腹股溝疝氣,腹股溝疝氣修補情況相對簡單,因此可以採用各種麻醉方式,這與當地醫療習慣、施術醫師與病患條件、病情評估有關。

世界各地的手術方法和麻醉方式選擇差異頗大,傳統開放式腹股溝疝氣修補術是最常見的術式:美國約 86% 的疝氣是以開放式手術修復,英國為 96%,日本為 99%。全身麻醉也是大多數西方醫療中心的主要麻醉選擇。在丹麥,約64% 的開放式腹股溝疝修補術是在全身麻醉下進行的,18% 是在區域麻醉下進行,18% 是在局部麻醉下進行。美國近 80% 的腹股溝疝手術在全身麻醉下進行,而 15%–20% 使用局部麻醉。

國外與台灣的情況不同,台灣多半採用半身麻醉與局部麻醉方式,只有少數患者有禁忌症才會採用全身麻醉。與全身麻醉相比,局部麻醉下的開放性腹股溝疝修補術,術後噁心、疼痛較少,術後生活質量評分更好,總體成本更低,並且患者耐受性良好。

疝氣手術麻醉方式的決定

大多數腹股溝疝、股疝和臍疝可以在局部或區域麻醉下修復。但也有些例外情形,麻醉需要手術醫師以及專業麻醉師綜合評估,有時也需要考慮病患的需求,才能決定。

例如:一病患因為疝氣需要緊急手術,但病患剛從新冠肺炎中恢復,肺功能還沒恢復到正常,病患又不想要執行半身麻醉,因為會聽見聲音、會擔心害怕,也擔心可能會有腰痠背痛等副作用。醫師可能認為使用腹腔鏡手術很安全,不但副作用小,傷口小,也很快可以出院。

但站在麻醉醫師的立場,可能會考慮病患肺部還不是很健康,加上肥胖等因素,是否適合做腹腔鏡手術?因為做腹腔鏡手術必須打氣(打入空氣,把腹腔撐開,以便有更清楚的視野),打氣會把橫膈膜往上推,恐會導致病患呼吸困難;如果插管麻醉,可以幫助病患呼吸,但手術之後病患可否回復自主呼吸?這也是麻醉醫師所擔心的。

因此手術前如果遇到考慮採用腹腔鏡手術,或是病患疝氣是發生在腹部、或是切口疝,範圍大或病情預判較複雜,這類病情,醫師可能會安排一些檢驗,並經過麻醉醫師考量,再決定適合的手術方式與麻醉方式。

腹股溝疝氣手術麻醉的要求

  1. 消除疼痛刺激(髂腹下T12-L1、髂腹股溝T12-L1、生殖股生殖支L1-L2;
  2. 減少對手術的不愉快記憶恐懼,使患者放鬆;
  3. 1 小時內有能力行走和照顧自己;
  4. 最大限度地減少肺部、心臟、泌尿系統的發病率,以及
  5. 目視檢查是否存在疝氣以及最終修復疝氣。

在這些原則要求下,局部麻醉或區域麻醉都能滿足。不過因為局部麻醉下的腹股溝疝氣手術,手術醫師必須對此手術必須非常熟悉,經驗豐富,操作起來才能得心應手,病患才能在舒適的過程中完成手術。

近來有多項研究都支持局部麻醉能夠減少病患的併發症。在一篇研究報告中指出,使用局部麻醉進行腹股溝疝修補術可減少老年患者的併發症,報告比較了年齡<55歲、55-64歲、65-74歲和≥75歲四個年齡區間的患者術後併發症、30天再入院和手術時間。因此如果您的病情是屬於原發性腹股溝疝氣、股疝或臍疝,選擇有經驗的疝氣專科醫師都能採用局部麻醉來進行手術,既安全,副作用又少。

「疝氣修補手術」麻醉的最佳選擇-局部麻醉

本院對於16歲以上病患之疝氣手術,絕大部份以局部麻醉為主。除非病人不喜歡,則可採全身或半身麻醉,唯局部麻醉為最安全的麻醉法,已成為先進國家成人疝氣手術的選擇之一。台灣大部分醫院採半身或全身麻醉,原因是局部麻醉需有疝氣手術熟練的外科醫師施行,才不會因麻醉不足或手術不熟練、時間冗長而引起病人疼痛、不安之現象,而有心肺疾病者更建議採用局部麻醉以策安全。

發佈留言

three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