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專業

腹股溝斜疝的各種手術方法比較與說明

腹股溝疝氣是最常見的疝氣類型。如果再進一步分類,腹股溝斜疝約占腹股溝疝的90%,是最常見的腹外疝。斜疝就是腹內臟器或組織經腹股溝管突出,疝囊可能掉入陰囊中,這就是腹股溝斜疝。

為什麼男性容易成為疝氣的候選人?其實歸根究底就是腹股溝這個結構。腹股溝這個區域的肌肉和肚子比起來,有點像是老天爺的「豆腐渣工程」。先說我們腹部其實有厚厚的肌肉層層保護,但腹股溝區域卻沒有肌肉層,只有薄薄的幾層筋膜,被醫界取名為腹橫筋膜。筋膜是由膠原蛋白與彈性纖維組成的結締組織,筋膜會包覆著肌肉,形成架構。舉個更貼近生活的例子,筋膜有點像是剝橘子時橫切面的白色纖維,包裹著果肉,在機械受力支撐上,當然無法和肌肉厚厚一層相比。

簡單說,腹橫筋膜先天上就相對薄弱,卻還有一個先天存在的管洞,男性的精索從這個洞穿過與陰囊內的睪丸連接,女性則有子宮圓韌帶從此穿過,這個洞學名稱為腹股溝管。因為腹股溝管的存在,而腹橫筋膜就如同橡皮,如果原來就比較薄弱,孔洞就可能逐漸擴大,逐漸變成真正的洞,這時候腹腔內的小腸有了可乘之機,這是先天結構薄弱的主因。

這時候如果人體作了一些動作提高了肚子裡的壓力,例如便秘上大號、慢性咳嗽等,壓力會推著臟器從這個洞滑出來,形成一個鼓包。對男性來說,穿過腹股溝管的精索寬約一公分,而女性的子宮圓韌帶則只有一至二公釐細,因此男性因為先天因素導致洞也女性大,如果洞在薄弱後,更容易讓小腸突出,從而導致男性成為疝氣高發群體。

這整個過程如果在學術上,就是如下的描述:

在胚胎發育期,胎兒睪丸位於腹膜後腎臟下方,其下端有睪丸引帶連到陰囊,隨著胎兒生長發育,睪丸逐漸下降,經腹股溝管進入陰囊,緊貼在其前面的腹膜,亦隨之向下延伸成一囊袋,并包繞睪丸稱腹膜鞘狀突。胎兒出生前,緊貼於睪丸的一部分鞘狀突成為睪丸固有鞘膜,餘閉鎖萎縮成纖維索帶。如腹膜鞘狀突未閉鎖并與腹腔相通即成為先天性疝囊,腹內臟器或組織甚易從殘留的腹膜鞘狀突經腹股溝管突出外環形成斜疝。女性有子宮圓韌帶穿過腹股溝管,因此也有類似的腹膜突起并降入大陰唇,如未閉鎖亦可形成斜疝。

那麼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醫學上目前想出的辦法就是動手術,將洞給補起來。事實上要將洞補起來,醫學上花了上千年的時間,一步步了解組織解剖結構,然後才能利用結構想辦法修補缺陷,這期間衍生了多種手術方式,因此本文將大略描述手術過程,配合圖解,讓讀者能夠初步了解各種手術的優缺點。

疝氣手術的修補問題

修補強度不足易復發

男性容易得疝氣,好在疝氣也就是腹股溝疝的治療只是個小手術,以往在洞口那裡試著將各層筋膜拉過來縫補,將洞口堵上,但如果醫師技術不好,可能修補強度不夠,那就容易復發。因此針對不同情況的缺陷,發展了多種術式與技術,以確保組織修補有效。

人工補片的問題

化學家發明高分子聚合物後,就嘗試用不同材料作了類似布塊一樣的網狀編織物當作補片,在缺口那放一個疝氣補片,打上「補丁」就輕鬆解決問題。疝氣鼓包被推回原來位置,洞口補上,恢復正常生活。

問題發生在放進來的疝氣補片藏有隱患,本來想利用人體發炎生成瘢痕穿過網片牢牢固定,結果網片如果放的位置不好,影響輸精管,嚴重的甚至可能影響性行為!原因是生成的疤痕組織極有能堵塞輸精管,影響精索內的輸精管、睪丸動脈以及神經等,進而影響生育能力。另外疝氣補片材料還可能發生收縮,收縮以後卡住精索,會越卡越緊,不僅容易堵塞輸精管,連接睪丸的動脈血管和神經也可能被卡住,會產生疼痛,且供給陰囊睪丸的營養不足,更會影響性能力。小補丁帶來問題,如何讓手術沒有後遺症?廠商想了一些辦法。

改變補片的材料

市場上開發出一款生物性材料,可以被身體吸收,不會有異物卡住輸精管留下長期隱患。相較普通的疝氣補片,它有重塑功能,能夠誘導身體長出自己的新組織,把洞口補得更牢、更舒適。但缺點就是要花比較多的錢,可是還有一個問題,新長的組織真的能修補好缺陷嗎?疝氣還會復發嗎?

腹股溝斜疝手術治療措施

斜疝不可能自愈,且可能發生嵌頓或絞窄,故應手術治療。但一週歲以內的患兒,腹壁隨生長發育,強度增高,有可能自愈,可暫緩手術。老年體弱如患有其他嚴重疾患不宜手術,可在回納疝塊後用疝氣托帶、疝氣褲緊壓疝環,夜間休息時可除去。長期使用疝氣托帶、疝氣褲可造成疝內容物與疝囊頸粘連,一般不予推荐。

斜疝的手術原則是疝囊高位結紮和疝修補。對患兒僅作疝囊高位結紮,以免影響精索和睪丸的發育和破壞腹股溝管的生理性掩閉機制。除非腹壁有巨大缺損,一般很少施行疝成形術。

疝囊高位結紮:為了消滅殘留的腹膜鞘狀突,必須在橫斷疝囊後,剝離其近端到內環,該處可見到腹膜外脂肪層,其深面即為壁層腹膜。在此平面用絲線行疝囊頸高位結紮,遠端疝囊一般不必切除,囊口任其開放。

疝修補:隨著斜疝的發展,內環逐漸被撐大,腹膜強度進一步減弱。因此在疝囊高位結紮後必須行疝修補術。疝修補應包括二個概念:即修補被撐大的內環,和修補腹股溝管的薄弱部位。在修補腹股溝管之前必須先探查和修補被撐大的內環,否則復發將不可避免。為此,在疝囊高位結紮後必須繼續解剖提睪肌,將其在根部切斷,更好地顯露撐大的內環及凹間韌帶,縫合凹間韌帶使內環縮小以只能容納精索通過為度。

腹股溝管薄弱部位修補的主要術式有以下幾種:

Bassini 巴西尼法

愛德華‧巴西尼(Eduard Bassini)於1889 年7 月30 日發表的論文描述了他治療腹股溝疝氣的新手術,但直到1890 年才發表。他在四年半的時間裡對251 名患者進行了手術,其中有6 次復發。這個手術術式是現代疝氣手術的奠基,是真正開啟現代疝氣手術的起點,之後的手術術式大部份都在這基礎上作了改良。巴西尼手術的主要特點是:將三層筋膜縫合到腹股溝韌帶(Poupart韌帶)上,形成新的腹股溝管後壁;將腹外斜肌的腱膜縫合在繩索上,形成新的腹股溝管的前壁。

Bassini法(圖2)將疝氣囊切除或復位後,將精索游離提起,於其深面將腹內斜肌下緣、腹橫腱膜弓聯合腱縫合到腹股溝韌帶以增強腹股溝管後壁,精索被移位到腹內斜肌和腹外斜肌腱膜之間,適用於較大的和腹股溝管後壁強度減弱的斜疝。判斷腹股溝管後壁、腹橫肌腱膜和腹橫筋膜的強度,可於術中用手指伸入內環到其內側的腹壁向體表方向頂出以體會其強度。

Ferguson法

這個方法是亞歷山大‧休‧弗格森(Alexander Hugh Ferguson)於 1899 年發表。弗格森疝修補術的主要特點是:使臍帶不受干擾,利用提睪肌和橫筋膜進行修復,並將精索上的內斜肌和連體肌腱縫合到 Poupart 韌帶,弗格森並建議不要動精索。Ferguson法重點加強了腹股溝管前壁。適用於腹橫腱膜弓無明顯缺損、腹股溝管後壁尚健全的兒童和年輕人的小型斜疝。

對於兩歲以下的兒童,大多數外科醫生通過外環進行淺表的腹股溝疝切開術,這種技術稱為米切爾班克斯疝切開術(Mitchell-Banks’ Herniotomy,MBH),而對於年齡較大的兒童,通常進行弗格森和格羅斯疝切開術(Ferguson and Gross Herniotomy,FGH),其中涉及打開腹股溝疝氣

Ferguson法(圖1)在精索淺面將腹內斜肌下緣、腹橫腱膜弓和聯合腱縫合到腹股溝韌帶以增強腹股溝管前壁,適用於較小和腹股溝管後壁尚健全的斜疝。

切口及分離疝囊步驟同巴西尼法腹股溝斜疝修補術。

將疝囊高位結紮後,精索保持原位不動。在精索前面用粗的不吸收縫線將聯合腱和腹股溝韌帶間斷縫合在一起。其縫合方法與注意事項同巴西尼法。

  • 將牽開的神經放回原處。用中號不吸收縫線間斷縫合腹外斜肌腱膜。若腹外斜肌腱膜較鬆弛,也可行折疊縫合。分層縫合皮下組織及皮膚。

Halsted法

這是由威廉‧斯圖爾特‧霍爾斯特德(William Stewart Halsted)所發展的術式,適用於老年人或腹股溝後壁很薄弱的病例,其特點是將精索移位至皮下。

Halsted法(圖3)將精索游離提起,於其深面將腹內斜肌下緣腹橫腱膜弓聯合腱縫合到腹股溝韌帶上,再將腹外斜肌腱膜上下兩葉在精索的深面對合或重疊縫合,精索被移位到皮下。此術式比Bassini法進一步增強了腹股溝管的後壁。適應證同Bassini法,但一般不適用於青少年,因精索移位於皮下可能影響它和睪丸的發育。

McVay法

4.McVay法(圖4) 用恥骨梳韌帶(Cooper韌帶)替代Bassini法中的腹股溝韌帶進行修補。於腹股溝管後壁、腹股溝韌帶上緣將腹橫筋膜切開,將其上切緣連同腹內斜肌下緣、腹橫腱膜弓和聯合腱與恥骨梳韌帶相縫,恢復原有正常解剖關係。修補縫合部位深至恥骨上支,除增強腹股溝管後壁外,尚轉變了腹內壓力的傳播方向,適用於巨大斜疝和直疝。

但必須注意此術式并不兼有掩閉內環的作用。內環明顯擴大者,仍應將其修補或將腹橫筋膜上切緣縫合於股鞘前壁,縮小內環以僅能通過精索為度。此術式修補部位深,操作難度較高,若不注意可能損傷股血管。

腹膜前修補術

此術式的優點是疝可更高位結紮疝囊,不破壞腹股溝管的解剖結構及其生理掩閉機制,不需切開腹股溝管處的腹橫筋膜,即可將腹內斜肌下緣、腹橫腱膜弓聯合腱與腹股溝韌帶或恥骨梳韌帶縫合。

它尤其適用於復發性腹股溝疝,因為大部分的疝氣修補都採用前進路(anterior approach)進行手術,也就是在腹股溝管前進行修補。疝氣復發的患者,因為後進路可以避開前次手術形成的瘢痕組織,因此有手術實用價值。具體操作方法:取Nyhus入徑,在腹股溝管上方約6cm處橫形切開腹外斜肌腱膜、腹內斜肌、腹橫肌和腹橫筋膜,在腹膜筋膜深面向下分離找到疝囊頸,切開囊壁,回納疝內容物,疝囊高位結紮,行腹膜前疝修補術。

如為復發性腹股溝疝,腹股溝區有嚴重缺損,可採取自體闊筋膜合成纖維網修補,將移植補片下緣內側縫於恥骨梳韌帶跨越股血管向外側繼續縫於腹股溝韌帶髂恥束,補片外側緣剪成褲叉狀,包繞精索,重建內環,補片上緣及內側緣分別與腹橫筋膜、腹橫肌和腹直肌縫合。

Shouldice法

Shouldice法是目前組織修補術式中最廣泛採用的主流術式。Shouldice法(圖5)其原理是切除薄弱的腹橫筋膜,將其上下兩葉疊瓦式縫合,并把上葉邊緣再縫於腹股溝韌帶,然後將聯合腱、腹橫腱膜弓、腹內斜肌下緣與腹外斜肌腱膜下葉的深面或腹股溝韌帶縫合。

具體操作方法是游離并提起精索,用手指伸入內環探查腹橫筋膜薄弱程度和範圍,沿腹股溝韌帶方向從內環到恥骨結節切開腹橫筋膜,并切除其薄弱部分,游離下葉到腹股溝韌帶處,上葉到腹橫肌深面內側達腹直肌後鞘處,將健全的上下葉疊瓦式縫合,即下葉切緣從恥骨結節處連續向外縫合於上葉的深面,直到構成一個較緊的內環,以恰能通過精索為度,然後將縫線再按相反方向把上葉的切緣縫合到腹股溝韌帶上,并返回到恥骨結節處與第一針縫線的另一端打結。

再將腹內斜肌下緣、腹橫腱膜弓和聯合腱縫合於腹股溝韌帶和腹外斜肌腱膜的深面,最後在精索的淺面縫合腹外斜肌腱膜。本法強調增強腹橫筋膜在疝修補術中的作用,適用於腹股溝後壁、腹橫筋膜較薄弱和內環擴大的斜疝

Madden法

Madden法(圖6)本手術只修補腹橫筋膜,手術與Shouldice法類同,強調增強腹橫筋膜的重要性,但不作腹壁其他層次的修補,比較符合解剖原則。由於腹橫筋膜修補縫合處張力小,術後傷口無牽拉感。對巨大斜疝,因腹橫筋膜和腹股溝區腹壁強度嚴重受損,不適用此術式。

在游離并提起精索後,用手指伸入內環以瞭解其大小和腹橫筋膜的薄弱程度以及範圍,從內環沿腹股溝韌帶切開腹橫筋膜,解剖腹橫筋膜上下葉到健全處,切除薄弱部分,然後從陷窩韌帶起向外間斷縫合兩葉切緣到精索根部,重建內環。

提起精索,從內環沿腹股溝韌帶切開腹橫筋膜,并切除其薄弱部分,再從陷窩韌帶起向外間斷縫合上、下兩葉切緣到精索奶部,重建內環

疝成形術

巨大斜疝因腹股溝管後壁嚴重薄弱缺損,腹橫腱膜弓、腹橫肌和腹內斜肌又已萎縮,無法利用這些組織施行修補,可採用自體闊筋膜或多種人工網片進行疝成形術。亦可利用腹直肌前鞘向外下方翻轉縫合於腹股溝韌帶以加強腹股溝管後壁。

嵌頓性疝應緊急手術,切開狹窄疝環,解除嵌頓,回納疝內容物和做疝囊高位結紮。局部組織如無水腫可同時施行疝修補術。

小兒嵌頓性斜疝可先試行非手術治療。若為絞窄性斜疝,則不論年齡均應緊急手術。手術目的是解除嵌頓,切除壞死的疝內容物和疝囊高位結紮。禁忌作疝修補術。為增加絞窄性斜疝的手術安全性,術前準備甚為重要。

發佈留言

14 + eight =